水泥行業:以先進的生産力破解發展瓶頸

來源:中國建材報 發布日期:2015-06-19

《國務院關于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》(41号文)指出,“淘汰和退出落後産能”,  要引導産能有序退出;同時還要“調整優化産業結構”,“增強企業創新驅動發展動力”。

當前,水泥行業力推轉型升級,結構調整成為工作重點,産能過剩依然是阻礙行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,遏制新增産能呼聲不斷。

無論是國家相關部門,還是中國建材聯合會等行業組織和業内從業企業,對淘汰落後的态度都異常堅定。不過,我們更要看到,在中高速、優結構、新動力、多挑戰、可持續經濟發展新常态時期,引導先進生産力的發展,對水泥行業化解産能過剩的工作尤其重要。

《國務院關于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》(41号文)指出,“淘汰和退出落後産能”,要引導産能有序退出;同時還要“調整優化産業結構”,“增強企業創新驅動發展動力”。

落後産能要做減法,先進生産力要做加法。先進生産力,是具有時代特征和比較優勢、面向未來、對生産的發展最具推動力,同時也最有利于促進人類的解放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生産力。

水泥行業如何界定先進生産力成為關鍵。要解答這個問題,應在如下方面做一些分析思考:單位要素創造的工業增加值,單位工業增加值的污染物排放量、能源消耗總量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,單位熟料帶來的企業利潤,企業集團資本占比、産能占比、利潤占比,轉方式、調結構、謀創新的标志指标。

若是資本占比低、利潤占比高,或者說是産能占比低、單位熟料帶來的附加值高,能用最少的生産要素創造最大的社會價值,那便是水泥行業的優強力量。

以數據來說話,就能更清楚到底該怎樣引導先進生産力發展。

行業中的優強企業代表先進生産力,這類企業更應加強創新能力,發揮主導産業格局的作用。

堅持不懈地發展先進生産力,我們必須遵循生産力發展的客觀規律,優化和合理配置水泥行業生産力各要素。

對于水泥行業而言,産能過剩主要指的是熟料過剩,粉磨不是決定水泥産量的核心産能。

工信部今年發布的相關文件,對粉磨裝置并不強調等量或減量置換,對粉磨重在優化布局,減少無效物流運輸,降低社會綜合成本。

粉磨企業幾乎都不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生産,一般都是在用谷電生産以降低成本。另外,粉磨能力不隻是單純生産水泥的,還可用于生産混凝土摻合料等産品。

抑制産能過剩,與發展先進生産力并不沖突,而應是相輔相成的關系。“一刀切”地限制所有新建項目并不見得全部正确。在抑制産能過剩中如果采用“一刀切”的辦法,可能會壓制先進生産力的發展,阻礙大型骨幹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,從而使行業失去主導力量。

在市場機制下,要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、盲目投資和解決水泥産能過剩,水泥企業在擴張時必然要進行深入調查和可行性分析,并選擇具有競争力的技術,最大限度地減少投資風險。

發展先進生産力,是破解當前水泥行業化解産能過剩矛盾、保持建材行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路徑。

先進生産力應該成為推動水泥行業轉方式、調結構的主導力量。

 

責任編輯:manager
top